-

科学前沿 | 樊赛军、刘伦涛团队开发NIR驱动精准递氢纳米马达,实现放射性肠炎的无药物治疗
10月1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作为独立完成单位,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active hydrogen delivery for drug-free radiation enteritis therapy in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创新性地开发了一种可口服、近红外(NIR)驱动的自热泳纳米马达(HxMoO3@SA@COS),成<详情>2025-10-30 浏览量:88人 -

科学前沿|刘强团队发现放射性肠损伤新靶点circDmbt1(3,4,5,6)并揭示其对放射性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2025年8月29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以第一单位在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上发表题为Radiation-sensitive circRNA promotes intestinal regeneration的研究论文。
肠道是对电离辐射极为敏感的器官之一,肠道干细胞是肠上皮更新的来源,活跃性肠道干细胞受损后,肠道的自我更新以及增<详情>2025-10-09 浏览量:256人 -

科学前沿|黄帆、刘鉴峰团队开发了一种超分子工程化免疫调节器用于增强放射-免疫治疗
2025年9月1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Supramolecular-Engineered Immune Modulator Orchestrate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Reprogramming for Antibody-Independent Radio-Immunoth<详情>2025-09-29 浏览量:360人 -

科研前沿 | 彭鑫团队揭示Jab1维持HRR mRNA稳态新机制,提升三阴性乳腺癌对PARP抑制剂与放疗敏感性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联合天津医科大学、堪萨斯大学及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在国际学术期刊 Molecular Cancer 发表了题为 Jab1 regulates HRR mRNA stability to modulate PARP inhibitor sensitivity in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的研究论文。
三阴性乳腺癌<详情>2025-09-19 浏览量:353人 -

樊赛军、刘伦涛团队揭示“线粒体-免疫轴”在放射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并研发精准纳米疗法
2025年9月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樊赛军、刘伦涛团队以第一单位身份,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STTT)期刊在线发表题为Understanding the Toxicity Induced by Radiation-Triggered Neuroinflammation and the On-Demand Design o<详情>2025-09-09 浏览量:543人 -

科学前沿|柳杨、刘强团队揭示肠道共生病毒通过调控RIG-I和Notch信号的过度激活促进辐射损伤后肠道干细胞再生的机制
7月18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题为Commensal Viruses Promote Intestinal Stem Cell Regeneration Following Radiation Damage by Inhibiting Hyperactivation of RIG-I and Notch Signals的研究论文。
<详情>2025-08-08 浏览量:777人 -

科研前沿|刘鉴峰团队开发了一种金属装甲装饰的中性粒细胞微马达用于放射性脑损伤精准治疗
2025年7月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作为独立完成单位在ACS Nano期刊上发表题为Metal Armor-Decorated Neutrophil Micromotors with Self-propelled and Targeting Function for Brain Injury Precise Therapy的研究论文。
电离辐射(包括 X 射线、γ 射线等)<详情>2025-07-11 浏览量:123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