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节SirT1/NF-κB/Smac信号通路可影响肺癌细胞系凋亡和放射敏感性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肺癌手术前后及晚期肺癌治疗的常用手段,但伴随而来的放射敏感性降低至今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研究阐明肺癌放射耐受机制。 最近,我所辐射损伤效应室研究…<详情>2019-01-07 浏览量:1149人 -
某电子垃圾回收区域从业人员的基因组稳定性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来,随着全球电子设备的使用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电子垃圾的产生。由于缺少对电子垃圾的管理和制约政策,大部分电子垃圾仍是以粗放的拆解回收方式进行,使得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到环境中。因此,电子垃圾拆解过程中所导致的污染物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备受关注。 …<详情>2019-01-07 浏览量:1092人 -
放射性肠损伤模型鼠结肠中环状RNA表达改变及其功能预测
环状RNA是非编码RNA的一种,它在癌症、神经系统性疾病等疾病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环状RNA在放射性肠损伤中的作用鲜有报道。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辐射损伤效应研究室团队探索了环状RNA在放射性肠损伤中的作用。 该研究给予小鼠14Gy腹腔γ射线照射…<详情>2019-01-07 浏览量:1046人 -
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和低能激光的关系
氧化应激被定义为自由基产生与活性代谢物[活性氧(ROS)]之间的失衡以及它们通过保护机制(抗氧化剂)消除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导致重要生物分子和细胞的损伤,并对整个生物体产生潜在的影响。氧化还原敏感信号系统Keap1/Nrf2/ARE在应激、炎症、致癌和促进凋亡条件…<详情>2019-01-07 浏览量:1102人 -
新型抗癌制剂:基于苯丁酸氮芥和酪丝缬肽的超分子水凝胶用于肿瘤联合治疗
基于自组装多肽的超分子水凝胶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载药量高、易制备及成本低等优点,在药物递送方面备受青睐。小分子抗癌药可通过形成共价键的方式与自组装多肽相连接,形成的超高分子水凝胶具有纳米纤维的微观结构,可有效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和在肿…<详情>2018-12-29 浏览量:1109人 -
新型放疗增敏剂:肿瘤内响应性聚集的金纳米粒子系统用于增强肿瘤放疗
本课题以金纳米粒子为基础,采用不同的多肽修饰金纳米粒子构建金纳米粒子体系(如图所示),实现了到达肿瘤组织后发生响应性原位聚集,在肿瘤组织形成金纳米粒子聚集体作为放疗增敏剂能够大大的改善放疗效率和针对肿瘤组织的放疗特异性,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降低由放疗对正常…<详情>2018-12-29 浏览量:1226人 -
高亮度近红外AIE纳米探针示踪干细胞治疗辐射皮肤损伤
辐射皮肤损伤是癌症患者放射治疗中常见且严重的副作用。统计数据显示,临床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人中约有95%的病人发生电离辐射导致的皮肤损伤。已有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干细胞移植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辐射损伤治疗手段,但是移植细胞在损伤部位的行为以及损伤修复机制尚未完全明…<详情>2018-12-25 浏览量:13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