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therapeutics:鸢尾素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风险有何关系?

发布时间:2019-04-16 文 / 发布人: 图 / 发布人:
文字:

研究背景

        卒中(cù zhòng)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和出血性脑卒(Hemorrhagic stroke)中,是我国成年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201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超过25岁的成年人一生罹患卒中的风险大约是25%,而中国25岁以上成年人的患病风险高达39.3%(95%的置信区间37.5-41.1)。我国40~74 岁人群首次脑卒中标化发病率由2002 年的189/10万上升到2013 年的379/10 万,平均每年增长8.3%。基于不断上升的我国脑卒中人群标化发病率,寻找新的独立有效的卒中预后标记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根据以往研究,或可从鸢尾素(Irisin)身上找到答案。

        观察性研究表明,鸢尾素(Irisin)与肥胖,糖尿病,和血管事件有明显相关性。日前,神经研究领域权威杂志(Neurotherapeutics, 2018; 15:1158–1167)发表了一篇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和北京天坛医院参与的中国人群观察性研究文章,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与鸢尾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进程

        该研究入组了我国1530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入院时,详细收集了人口资料和临床信息,并对患者血清中鸢尾素的浓度进行了检测。研究过程中,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评估血清鸢尾素和卒中之间的关系。

        研究数据表明,相比于预后不良和死亡患者,预后良好或者存活的患者入组时血清鸢尾素的浓度较高。血清鸢尾素的浓度在最低四分位浓度时,患者死亡可能性高达39.3%;而鸢尾素浓度来到最高四分位时,死亡可能性则低至6.3%。相比于位于第二到第四个四分位浓度时的情况,血液鸢尾素处于最低四分位浓度的患者罹患不良预后和死亡的风险增加58% 和185%。此外,鸢尾素还可以增加常规预后指标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的预测效果。基于数据显示,血液鸢尾素浓度对标度卒中患者预后情况具有良好效果。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血液鸢尾素是一种新颖的,独立的卒中预后标记物,并且可以改善目前使用的中风危险分层。尽管目前,这种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但血液鸢尾素可能为卒中治疗提供新的选择。

 

第一作者:涂文军
通讯作者:刘强
文章发表于Neurotherapeutics,2018; 15:1158–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