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鉴峰团队开发了一种线粒体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用于肿瘤放化疗联合治疗
12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为第一单位在“Mitochondrion-targeted supramolecular “nano-boat” simultaneously inhibiting dual energy metabolism for tumor selective and synergistic chemo-radio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一种新型的线粒体靶向递送纳米平台,用于肿瘤放化疗联合治疗。
肿瘤细胞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能量产生方式被认为是癌症治疗的一个重要靶点,然而癌细胞在氧化磷酸化和糖酵解之间的代谢转变对此提出了挑战。在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一种基于多肽自组装的线粒体靶向超分子纳米平台,当其共价负载抗癌药物氯尼达明后,可化身为超分子“纳米船”通过线粒体膜电位的差异性,在肿瘤细胞内更多富集滞留,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研究结果表明,超分子“纳米船”与癌细胞共孵育后,癌细胞内线粒体超微结构发生明显异常,伴随着严重的肿胀以及固缩。同时,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导致大量细胞色素ATP产生途径均受到了显著抑制,从而有效诱导了癌细胞凋亡。另外,由于可以有效诱导线粒体氧化应激的升高,该超分子”在体外表现出了优异的放疗增敏效应,在体内与放疗联合显示出显著的放化疗协同抑瘤效果。该研究能够为新型线粒体靶向递送系统的设计及肿瘤放化疗联合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JCJQJC47300)等资助。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高洁、王志龙、郭庆祥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刘鉴峰研究员、任春华副研究员以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张文学主任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