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转变亚硒酸盐纳米制剂实现肿瘤选择性诊疗

发布时间:2023-03-22 文 / 发布人:肖萌 图 / 发布人:肖萌
文字:

在过去的十年里,抗癌纳米诊疗制剂因其优异的抗癌功效而在肿瘤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然而,实现安全高效的抗肿瘤治疗面临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如何利用纳米制剂实现高效治疗、肿瘤选择性毒性和简单成分的统一。利用疾病部位特殊的生理特性,原位激活惰性前体材料的策略有望解决这一难题。

受到人体代谢外源性亚硒酸钠来治疗硒缺乏性疾病的天然功能这一启发,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刘鉴峰团队首次设计了一种可在肿瘤部位原位转变的含铋亚硒酸盐纳米前体,其在生理条件下保持惰性,但在受到肿瘤信号(肿瘤微环境中的质子、谷胱甘肽等)作用下转变为硒化铋,原位激活光热转换与光声转换特性,从而实现肿瘤部位特异性的光声成像引导的光热治疗。肿瘤组织中过表达物质使其成为一个天然的生物反应器来激活前体材料,使其具有优异的肿瘤选择效应。这种新的思考方式重塑了抗癌纳米药物的设计准则,模仿自然界设计可编程生物产品,开发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纳米药物。

相关工作以“Learning from human metabolism for nanomedicine: Convertible bismuth-agent for tumour-selective theranostics”为题发表于《Materials Horizons》。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硕士生曹茜楠为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肖萌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基金支持。

原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mh/d3mh00077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