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王均教授来所开展学术交流
7月1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简称“放射所”)举办学术报告会。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王均教授担任主讲人,报告题目为《纳米适配子与抗体药物递送》。放射所所长周家喜、副所长刘鉴峰以及主要科研人员、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王均教授以《纳米适配子与抗体药物递送》为题作报告)
此次报告会,王均教授重点介绍了团队研发的一种新型抗体药物载体技术——融合蛋白复合型纳米适配子。王均教授研发团队开发双/多特异性抗体装配式构筑平台,通过纳米技术形成“初代”纳米适配子聚苯乙烯内核,再不断优化设计,利用白蛋白的生物安全性和药品可及性,创新性地构建了FcγR1与白蛋白的融合蛋白,开发出了复合型纳米适配子,提高了抗体负载率以及免疫细胞/肿瘤细胞结合效率,增强了肿瘤杀伤性。
此项研究中,王均教授团队建立了融合蛋白复合型纳米适配子通用型抗体固定平台,实现了多种双/多特异性抗体的可控制备,这也为放射所新型核药载体设计提供了思路,尤其是在提升核药靶向性、探索抗体—核素偶联物(RDC)、聚合物等纳米载体在核药中的应用等多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后续,双方可通过深度合作, 将该平台的纳米适配子技术与核医学的临床需求结合,共同推动下一代智能化核药的发展。
报告结束后,现场还组织了交流问答环节,科研人员就纳米适配子的药代动力学、纳米技术与抗体药物的临床转化和应用等话题与王均教授进行了充分地讨论。
放射所所长周家喜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赞扬了王均教授在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设计方面的创新工作,强调全所科研人员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以思想破冰引领科研突破。科研水平是一个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切实推动放射所科研实力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