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评价中心

发布时间:2025-05-27 文 / 发布人: 图 / 发布人:
文字:

一、中心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药学评价中心是由原新药开发室(2019年6月设立)经过四年发展于2023年9月科学组建的多学科协同创新研究平台。中心现拥有由9名科研骨干,其中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人,博士生导师1人及硕士生导师3人,已形成了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并于2020年成功入选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放射诊疗和损伤救治药物创新团队”。

作为国家级放射医学领域的特殊药学研发平台,本中心整合化学合成、现代中药、分析制剂、分子药理等交叉学科的资源,构建了覆盖原创靶点药物发现、放射性新药开发、核素标记技术、大健康医学产品研发等全链条创新体系。通过深化放射医学基础研究与核医学临床转化技术的交叉融合,现已与南开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与沈阳药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高校搭建协同育人平台,联合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人才。近年来,团队已在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Cancer Let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Phytomedicine等国际药物化学、分子药理及中医药权威期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

中心关注基础研究与科技应用成果的转化,秉持"创新引领、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重点围绕分子影像示踪技术及原创诊疗药物的研发,着力突破放射医学领域关键技术瓶颈,利用新药前瞻性技术,开展临床特色的药物研发。中心拥有自动化合成仪、公斤级合成反应釜、高效液相色谱仪、液质联用色谱仪、干湿制粒机等药学相关仪器,并建立了配套的药学研究质量管理体系,可从新药源头发现、质量控制、剂型优化、药理活性评价等开展全链条的药物研发。根据国家"十四五"医药创新发展规划,中心旨在放射药学研究领域创建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研究与创新基地。

二、中心优势

正电子核素标记关键技术平台

辐射防护增敏创新药物筛选与发现平台

现代分析、制剂关键技术平台

三、服务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服务内容
1

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实体发现

1.原创靶标

电离损伤、放射增敏作用机制、新靶标的发现研究

2.药物发现

药物分子设计、化学合成、生物活性评价研究,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筛选与发现

3.作用机制

分子生物学、网络药理学、蛋白互作等技术系统理论研究

2

核素标记关键技术及评价

1.共性制备技术

核素标记制备、分离、纯化、后处理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2.分子显像探针

基于靶点诊疗一体化原创性分子探针设计、合成、活性评价研究

3.分子影像评价

体外酶、细胞分子作用机制研究与表征,体内分子影像评价

3

新药成药性研究与开发

1.新药工艺开发

 药物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过程研究,规范化品种研发

2.新药剂型优化

新药制剂工艺技术研究,可控、便携、安全改良型新药研究

3.成药性评价

化药、中药等新药理化性质、药代参数、安全性等成药性规范性评价

4

中药、天然药物及大健康产品的开发

 

1.药效评价

聚焦辐射损伤、代谢性脂肪性肝炎、肿瘤等疾病,整合非洲爪蟾、斑马鱼、小鼠、大鼠多种模式生物系统开展中药复方、提取物、天然产物等药效评价。

2.物质基础研究

 对筛选出的处方进行拆方研究,开展物质基础、作用机理研究。

3.辐射防护大健康品开发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基于辐射防护机理,筛选药食同源中药进行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