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青年学者联盟首次学术交流会在放射所成功召开
2023年3月2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医科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青年学者联盟(以下简称青年联盟)2023年首次学术交流会在放射所顺利召开。放射所副所长刘鉴峰、医工所副所长黄鹏羽、青年联盟会长石莉红以及医科院天津三所的40余名青年科研人员出席会议。
首先,放射所副所长刘鉴峰代表承办单位致辞,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青年联盟的建立高瞻远瞩,能让天津三所创新能力处于巅峰阶段的青年学者们在一起进行思想碰撞,一起创新开拓,合作共赢,意义重大。同时希望借助学术交流会加强天津三所的科研交流和合作,为医科院核心基地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随后,青年联盟会长石莉红致辞,表示希望青年联盟能为所有的青年学者建立一个小舞台,以天津三所的研究内容为抓手,增进相互了解,碰撞火花,拓宽合作,促使大家不断走向更大的舞台,同时也为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血研所张晓荣研究员介绍了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组装重排影响基因表达的机制及对罕见病和细胞分化的影响;医工所阴慧娟副研究员介绍了从LED光源芯片设计、体外磁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开发的诊疗一体化微胶囊光动力机器人,为临床内镜光动力治疗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放射所赵瑜研究员介绍了电离辐射响应的增强子RNA在前列腺癌放疗抵抗中的作用及机制;放射所黄帆研究员介绍了从自组装人工分子伴侣的设计、构建以及生物医学应用开展的深入研究,为重大慢性疾病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思路;医工所李稳研究员介绍了利用FDA批准临床应用的材料突破生物屏障递送siRNA治疗脑部疾病,开发了零背景、超长发光的余辉成像探针指导手术过程,构建了智能分子凝胶特异结合细菌耐药酶、可控示踪细胞的行为,研究成果具有非常大的临床转化潜能;血研所熊海清副研究员介绍了围绕细胞命运决定和基因表达调控,发展的两种高质量普适性的单细胞ChIP-seq技术,开发了同一细胞中并行检测蛋白-DNA互作和基因表达的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实现多维表观整合分析,解码了转录因子和各种组蛋白修饰对细胞命运的精密调控;血研所郑文婷研究员介绍了代谢相关因子Reg-1敲除对黑色素实体瘤及B-ALL血液瘤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及开展的相关临床转化工作,为免疫细胞功能优化与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放射所何宁宁副研究员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携带micRNA在放射性肠损伤及肺损伤中发挥损伤修复作用,工程化改造外泌体赋予肿瘤靶向性可达到更好的放疗效果。
最后,石莉红会长、刘鉴峰副所长、黄鹏羽副所长分别对会议进行总结,一致希望三所的青年学者通过青年联盟的长效交流机制,不断增进相互了解,拓展研究边界,聚集和整合天津基地建设相关科研院所的优秀青年学者资源,打造前沿学术交流、创新研究成果发布、临床转化资源对接的高端平台和载体,助力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青年学者成长,推动天津医学健康领域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服务医学转化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