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顺利通过 国家核应急协调委能力建设评估检查

发布时间:2025-09-22 文 / 发布人:卢志娟 图 / 发布人:张明轩
文字:

2025年9月16日至17日,受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委托,国家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组织权威专家组,对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放射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共同承建的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全方位、系统性能力评估。此次评估是国家层面强化核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实战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京津冀地区核应急医学救援能力的一次高标准检验。

DSC_2530A

评估组由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主任助理孙志刚带队,成员涵盖2名高级工程师以及核应急管理、辐射防护、医学救治、海洋监测、核电运营等领域的7名资深专家,组成跨部门、多学科、高规格的评估团队。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处副处长林俊贤,放射所所长周家喜、副所长刘强,血液病医院副院长王津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医务处处长喻文立等领导以及分队核心队员全程参与评估。

DSC_2557A

在9月16日举行的首次会议上,孙志刚主任助理指出,核应急工作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实战导向、系统建设”,确保指挥体系高效响应、演练贴近实战、队伍专业过硬。

DSC_2588A

林俊贤副处长代表天津市卫健委强调,天津始终将核应急能力建设置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全力推动国家与地方资源深度融合,加快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联动高效”的核应急医学救援体系。

DSC_2605A

周家喜所长表示,放射所与血液病医院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始终牢记“国家队”使命担当,坚持以高效指挥为核心、以实战演练为抓手、以提升专业能力为基础,全面加强核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能打硬仗的国家级核应急医学救援精锐力量;恳请专家组严格审视、多提宝贵意见,为分队建设精准把脉、指引方向。

DSC_2664A

刘强副所长在汇报中从组织建设、应急准备、应急能力、培训演练、成果积淀等方面全面总结了分队能力建设情况,充分展现了分队作为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核心力量的专业化、体系化、实战化建设水平。

评估期间,专家组严格依据国家级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建设规范,通过听取汇报、观看应急宣传片、现场检查、专题交流、实地踏勘、资料审查等多种形式,对分队的体制机制建设、预案体系完整性、装备配置与维护、人员培训与演练、应急技术支撑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地评估。

DSC_3228A_1

放射所高度重视此次评估,提前数月组织专项准备工作,系统梳理并完善了包括组织机构批文、预案方案、管理制度、设备操作与维护、培训演练总结、辐射监测、医学随访等在内的12大类支撑材料,确保评估工作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同时对应急响应大厅(含指挥系统)、携行装备室、药品储备室、应急设备室等关键场所进行全面整理,确保设施完备、物资齐整、状态可靠。分队队员精神饱满、响应迅速,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获得评估组的一致好评。

在末次会议上,评估组专家对分队的建设成效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分队预案体系完备、装备配置先进、技术实力雄厚、人员训练有素、产品研发多元,具备较强的核应急医学救援实战能力。专家组同时就进一步加强应急车辆及野外作战装备配备、加强分队野外生存训练及提升院内救治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DSC_2805A

此次评估不仅是对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天津)建设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全国核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的有力推动。在天津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和统筹推进下,分队深度整合本市优质医疗资源,与多家重点医疗机构建立协同响应机制,显著提升了核应急实战能力和区域保障水平。分队将以此次评估为新的起点,继续秉持“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紧紧围绕国家核应急能力建设规划要求,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深化多源资源整合、优化协同响应机制,努力打造一支“忠诚使命、技术精湛、响应迅速、作风过硬”的国家级核应急医学救援铁军,为保障国家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环境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