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药物放射性药代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2019年5月2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 “创新药物放射性药代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津召开。会议由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刘鉴峰研究员主持。天津药物研究院刘昌孝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张剑虹书记出席并发表讲话、致贺词。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与所领导合影
重点实验室特聘请刘昌孝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聘请江骥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和尹大力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为副主任委员,分别聘请缪丽燕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燕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徐文贵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杨汉煜高级工程师(石药集团药理中心)、王国成研究员(天士力研究院化学药物研究所)、李新平研究员(米度(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张天宏研究员(军事医学科学院都无药物研究所)、刘运龙研究员(军科正源北京药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褚扬研究员(天士力研究院药代研究室)、阎昭教授(天津市肿瘤医院)、黄宇虹教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舒大宇总监(杭州泰格医药)、樊赛军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等13位专家学者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并颁发了证书。
会上,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樊赛军研究员介绍了放射医学研究所的历史、科研现状及未来规划,提出未来应以“国家院所做国家事”的恒心和毅力共同建设好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主任刘鉴峰研究员也就重点实验室建立的意义、定位以及实验室发展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参会领导致辞及会议现场颁发聘书
随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缪丽燕教授、军科正源(北京)药物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刘运龙研究员、放射医学研究所樊慧蓉常务副主任分别就放射性核素标记在新药临床研究、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研究和小分子化学药物临床前研究三个方向进行了学术交流。学术委员会专家充分肯定了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及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地位,同时结合自身经验就国内放射性核素标记及药代动力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提出了建设性方向指引和宝贵建议,希望实验室能够在加强突破性关键技术研究的同时,保持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高效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建成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药物放射性药代研究重点实验室。刘昌孝院士也强调重点实验室要定期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充分听取学委会的意见建议,希望学术委员会所有委员尽职尽责、建言献策,积极推动重点实验室快速健康发展,为天津乃至全国新药研发做出贡献。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员发言
杨丽军 /文
刘伟利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