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创新技术推动放射卫生科研发展

发布时间:2019-06-04 文 / 发布人: 图 / 发布人:
文字:

        2019年6月1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承办,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资助的“肠道菌群移植技术在核辐射损伤防护与救治中的应用研讨会”在放射所学术报告厅成功召开,来自15家医院、4家生物公司的业界同仁及放射所职工和学生共7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樊赛军副所长主持,他对与会学者周末参会表示衷心感谢,也对同仁们对专业委员会和放射所的一贯支持表达谢意。

        随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张发明教授作了题为“菌群移植治疗放射性肠炎”的报告。他就安全与质控、法律标准、给入路径介绍了粪菌移植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并详细讲述了选择性微生物移植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缓解放射性肠炎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上海锐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蔡顺风博士作题为“微生物组全平台技术在临床医学治疗的应用”的报告。他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组与代谢组关联分析的研究策略,就其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详细讲述了肿瘤患者肠道微生物组成与患者对传统抗癌药物应答的关联性。

        樊赛军副所长作题为“肠道菌群与核辐射损伤救治和康复技术储备”的报告,详细介绍了肠道菌群和核辐射损伤防护与救治的相关研究进展和成果,同时介绍了放射卫生发展急需新技术的引入。

张发明、蔡顺风、樊赛军教授分别作报告

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研讨会从临床、检测技术和基础科研不同领域展示了肠道菌群在疾病与健康中的重要性,也为核辐射损伤防护与救治提供了一行之有效、快速和简便的新技术和相关的研究方向,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与会人员在聆听报告后进行了深入且热烈的讨论,为肠道菌群移植技术应用于核辐射防护与救治提出了许多好的思路。

        今年正值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作为建所六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必将促使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播和发展,对未来开展核辐射损伤防护与救治相关科研和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此次研讨会加强了放射所与来自全国不同医院的医生、科研人员和企业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以推动肠道菌群移植技术在辐射损伤防护与救治中的应用,履行了放射所承担的国家任务和责任,为新时代辐射损伤防护与救治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任春燕 / 图

刘伟利 /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