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核技术自立自强
--天津青少年核科学教育基地2021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我国核能实现新发展。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推动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支撑,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在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天津青少年核科学教育基地(以下简称教育基地)举办了系列核科普活动,参与人次达37601人次。
一 “畅想核未来”绘画比赛
2021年8月31日-9月15日期间,教育基地举办了“畅想核未来”绘画比赛活动,邀请广大青少年及社会公众在了解核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为核未来绘制蓝图,共创共享核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可能和美好。为参加活动的广大青少年及社会公众免费发放核技术应用学习资料,参赛者在学习固定资料、自学及实际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对美好的核未来进行绘画创作。活动共发出149份学习资料,收回122份参赛作品,邀请新蕾出版社编辑、天津市南开区科学技术协会等不同职业、专业背景及年龄的人员组成评审团,同时进行大众评选,23664人参与投票,所公众号浏览量达5000余次。比赛共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级30名、三等奖82名,其中部分优秀作品刊登在新蕾出版社的《奇妙博物馆》杂志的脑洞大开互动栏目。

二 《走入“核与辐射”的世界》图书分享活动
2021年9月12日,在天津市梅江会展中心举办了“天津融媒体粉丝狂欢节”,《走入“核与辐射”的世界》图书受邀亮相粉丝节,萌萌哒的核素宝宝为小朋友们揭开了核辐射神秘的面纱,打破对核辐射的恐惧,带着他们一起搞懂曾经仿佛听过但从未真正明白的问题,以满足他们心中跃跃欲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近万人次参加。
三 科普进社区、进校园活动
2021年9月15-17日,教育基地老师在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镇福和园社区和天津市实验小学分别开展了核科普进社区、进校园的活动。在社区,核科普知识走进“天津健康大讲堂”栏目,为70余名社区老年人讲解核与辐射的健康科普知识,活动将在天津市津南电视台播出。在校园,通过一些卡通图片引入我们生活中的辐射,从辐照灭菌技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起到的关键作用开始,介绍核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从生活常见的手机、电脑、X光等辐射引入,讲解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的区别、来源、辐射标志以及防护小知识。因疫情防控原因,进校园活动采取校园电视台直播的形式,在直播现场的15位学生们积极与老师互动,踊跃回答问题,剩余1900余名学生在教室观看直播。

四 “两弹一星 红色传承”两弹一星科学家故事进校园活动
2021年9月15日,通过校园广播的形式,在天津市津英中学初中部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故事。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浓缩了于敏与核武器研制相伴的一生。同学们被这位出生于天津的伟大科学家的事迹所震撼,从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纷纷表示要更加的努力学习,将来有机会报效祖国。活动共计967名学生参加。

五 2021年京津冀科普资源推介会
2021年9月14-17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天津市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承办的2021年京津冀科普资源推介会以“科学思想 科学方法”为主题,集中展示和推介京津冀三地多家出版社及相关科普机构推荐的优秀科普图书文创产品。放射医学研究所推介了最新原创核科普读物《走入“核与辐射”的世界》,近千名参观观众到场,纷纷表示这些精美的图书和文创产品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更让孩子们尽情地感受科学之美。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核科普常态化、广覆盖,推动了新时代核科普工作全面提升,引导了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正确理性地认识核技术,增强其对核工业的社会认同感与影响力,营造了促进核能事业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王芳 文/焦玲 赵红俊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