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下属的二级学会,1994年4月在天津成立。第一届委员会有38名委员组成,主任委员为王继先,副主任委员由毛秉智、李开宝、张延生、李学成4位专家担任,秘书由卢正福、赵永成担任。第二届委员会于2002年8月在山东济南换届产生,有43名委员组成,主任委员为樊飞跃、王继先(名誉),副主任委员由毛秉智、赵兰才、马吉增、贺青华4位专家担任,秘书由赵永成和刘庆芬担任。2007年10月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在广东肇庆换届产生了由59名委员组成的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为樊飞跃、名誉主任委员为王继先,副主任委员由马吉增、岳保荣、常学奇、杨国山4位专家担任,秘书长为赵永成,秘书由刘庆芬担任。

        2012年9月,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在银川换届产生了由75名委员,7名荣誉委员和1名顾问组成的第四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由樊飞跃担任、副主任委员由苏旭、常学奇、杨国山、王仲文、樊赛军5位专家担任,秘书长和秘书分别由赵永成和佘义担任。2012年12月中华预防医学会“预会发[2012]204号”文件,批复放射卫生专业第四届委员会组建,由35人组成的青年委员会和分别由31人组成的放射卫生管理、放射性疾病诊断、放射卫生教育教学、放射性监测与评价和放射损伤与救治5个专业学组。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理事会的领导下,在挂靠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及各副主任单位、各常务委员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位委员、专家和广大放射卫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历经四届委员会都较好地履行了学会工作的宗旨:①积极开展学术活动,提高专业人员学术水平;②学术活动安排与当前任务相结合,力求实效;③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提高带动普及,以国际交流带动国内交流,以研讨班带动学习班;④为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避免重复,有共性的学术活动争取与兄弟学会联合举办等原则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专家特长,团结广大放射卫生科学技术人员,紧跟国内外学科发展动态,有的放矢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对促进放射卫生学科的繁荣与发展、提高我国放射卫生工作人员的理论、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核能辐射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于2019年8月16日在重庆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樊赛军教授当选为第一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袁响林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赵陆军教授、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曹建平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章真教授当选副主任委员。第一届全国委员81人,其中26名专家当选首届专委会常务委员。

      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在中国抗癌协会的领导下坚持学会宗旨,以“增强我国肿瘤放疗防护应用领域核心竞争力、提升肿瘤放疗医师的职业防护意识与水平、提高放射诊疗病人的防护知识储备及生存与生活质量”为己任,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宣传教育与服务咨询、业务指导、标准和指南及规范制定、政策咨询等工作,促进学科繁荣与人才成长,为我国肿瘤放射诊疗防护领域科技长足发展添砖加瓦。